中公建设工程网 2021-02-20 浏览次数:397
Ctrl+D收藏本页!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控制第二过程的发展指的是控制爆炸的传播。A、B选项是防止第一过程的出现措施,D选项是削弱第三过程危害的措施。
2.答案:C
【解析】对于有飞溅火花的加热装置,应布置在上述设备的侧风向。
3.答案:D
【解析】A选项中,如焊接系统和其他系统相连,应先加堵金属盲板隔绝,再进行清洗,最后吹扫置换。B选项中,不得利用与可燃易爆生产设备有联系的金属构件作为电焊地线。若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环境中该气体浓度应小于0.5%;爆炸下限小于4%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0.2%。
4.答案:B
【解析】对于存在火灾和爆炸危险性的场所,不得使用蜡烛、火柴或普通灯具照明。汽车、拖拉机一般不允许进入,如确需进入,其排气管上应安装火花熄灭器。
5.答案:B
【解析】在易燃易爆场所工人应禁止穿钉鞋,不得使用铁器制品,搬运储存可燃物体和易燃液体的金属容器时,应当使用专门的运输工具,禁止在地面上滚动、拖拉或抛掷。在爆炸危险生产环境中,机件的运转部分应该用两种材料制作,其中之一是不发生火花的有色金属材料(铜、铝)。
6.答案:C
【解析】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是指在正常工作或故障情况下产生电火花,其电流值均小于所在场所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爆电流,而不会引起爆炸的电气设备。
7.答案:C
【解析】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可燃易燃物质的燃烧爆炸特性,以及生产工艺和设备等的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在设备和系统里或在其周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类措施主要有设备密闭、厂房通风、惰性介质保护、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危险物品隔离储存等。以不燃或难燃的材料代替可燃或易燃材料,是防火与防爆的根本性措施。因此,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当尽可能地用不燃溶剂或火灾危险性小的物质代替易燃溶剂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物质,这样可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为生产创造更为安全的条件。
8.答案:D
【解析】防止爆炸的一般原则:一是控制混合气体中的可燃物含量处在爆炸极限以外;二是使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三是使氧气浓度处于其极限值以下。
D选项“设计足够的泄爆面积”不能防止爆炸发生,但爆炸发生后可以减弱爆炸造成的危害。
9.答案:D
【解析】维修焊割用火的控制:
(1)在输送、盛装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上,或在可燃可爆区域内动火时应将系统和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洗或清理。
(2)动火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将可燃物品清理干净。
(3)气焊作业时,应将乙焕发生器放置在安全地点,以防回火爆炸伤人或将易燃物引燃。
(4)电杆线破残应及时更换或修理,不得利用与易燃易爆生产设备有关联的金属挂件作为电焊地线,以防止在电路接触不良的地方产生高温或电火花。
10.答案:A
【解析】A选项中,化学抑爆是在火焰传播显著加速的初期通过喷洒抑爆剂来抑制爆炸的作用范围及猛烈程度的一种防爆技术。
相关热点:
以上就是中公建设工程网小编整理的注册安全工程师试题,此外,小编还给大家整理了复习考点、历年试题、模拟试题等考试资料,更多备考资料持续更新中。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查询
考点精粹
要点难点汇总
模拟试题
模拟真实题库
封闭集训班
乐享畅学班
VIP网络班
零基础套餐班
百问百答
解答你的疑难杂症
报考检索
一键查询报考条件
资料下载
各项资料任君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