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建设工程网 2020-12-30 浏览次数:188
Ctrl+D收藏本页!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A正确,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在管道、容器和空间扩散混合,混合气体的浓度在爆炸范围内,遇到火源即发生燃烧,混合燃烧是在混合气体分布的空间快速进行的,称为混合燃烧;B错误,气体(氢、甲烷、乙炔以及苯、酒精、汽油蒸气等)从管道、容器的裂缝流向空气时,可燃气体分子与空气分子互相扩散、混合,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的可燃气体遇到火源即着火并能形成稳定火焰的燃烧,称为扩散燃;C错误,可燃液体在火源和热源的作用下,蒸发出的蒸气发生氧化分解而进行的燃烧,称为蒸发燃烧;D错误,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首先遇热分解出可燃性气体,分解出的可燃气体再与氧进行的燃烧,称为分解燃烧。
2.【答案】B。解析:爆炸最主要的特征是爆炸点及其周围压力急剧升。
3.【答案】B。解析: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毒物特性,设计相应的防尘、防毒通风控制措施,使劳动者活动的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如预期劳动者接触浓度不符合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接触情况,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4.【答案】C。解析:噪声的控制措施:(1)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如铆接改为焊接、锤击成型改为液压成型等。为防止振动使用隔绝物质,如用橡皮、软木和砂石等隔绝噪声。(2)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如吸声、隔声、隔振、阻尼。(3)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5.【答案】D。解析: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通称“外防护三原则”。
6.【答案】A。解析:分散度表示粉尘颗粒大小的一个概念,它与粉尘在空气中呈浮游状态存在的持续时间(稳定程度)有密切关系(A正确,B错误,直径小于5μm的粉尘对机体危害性最大,也易达到呼吸器官的深部)。荷电的尘粒在呼吸道可被阻留; C错误,荷电的尘粒在呼吸道可被阻留;D错误,高分散度的煤炭、糖、面粉、硫磺、铝、锌等粉尘具有爆炸性。
7.【答案】A。解析: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治本的对策,也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其中包括:(1)改革工艺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2)湿式作业;(3)密闭、抽风、除尘;(4)个体防护。
8.【答案】D。解析: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也可以经皮肤和消化道进入。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密闭空间作业管理。提供密闭空间作业的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报警器;提供应急救援保障。
10.【答案】A。解析:空气动力噪声,是由于气体压力变化引起气体扰动,气体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所致。例如,各种风机、空气压缩机、风动工具、喷气发动机和汽轮机等,由于压力脉冲和气体排放发出的噪声。
相关热点:
以上就是中公建设工程网小编整理的注册安全工程师试题,此外,小编还给大家整理了复习考点、历年试题、模拟试题等考试资料,更多备考资料持续更新中。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查询
考点精粹
要点难点汇总
模拟试题
模拟真实题库
封闭集训班
乐享畅学班
VIP网络班
零基础套餐班
百问百答
解答你的疑难杂症
报考检索
一键查询报考条件
资料下载
各项资料任君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