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报名提醒
2025年注安报名时间预约提醒
点击预约
2025安全工程师备考即刻开启!
点击免费下载
 

2021年中级注安《技术基础》练习题及解析(105)

中公建设工程网 2021-06-30 浏览次数:597

Ctrl+D收藏本页!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1)超声波检测原理。超声波是一种超出人听觉范围的高频率机械振动波。超声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变,传播方向也不变,如果传播过程中遇到另一种介质,就会发生反射、折射或绕射的现象。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的钢材可视为均匀介质,如果内部存在缺陷,则缺陷会使超声波产生反射现象,根据反射波幅的大小、方位,就能判断和测定缺陷的存在。

(2)超声波检测特点。超声波检测对面积性缺陷的检出率较高,而体积性缺陷检出率较低;适宜检验厚度较大的工件;适用于各种试件,包括对接焊缝、角焊缝、板材、管材、棒材、锻件以及复合材料等;检验成本低、速度快,检测仪器体积小、质量轻,现场使用方便;检测结果无直接见证记录;对位于工件厚度方向上的缺陷定位较准确;材质、晶粒度对检测有影响。

故本题应选择D选项。

2.答案:D

【解析】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的内容包括:设备出厂技术文件;安装、修理记录和验收资料;使用、维护、保养、检查和试验记录;安全技术监督检验报告;设备及人身事故记录;设备的问题分析及评价记录。故本题应选择D选项。

3.答案:B

【解析】轻小型起重设备、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缆索起重机、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旋臂起重机、机械式停车设备的检验周期为每2年1次,其中吊运熔融金属和炽热金属的起重机每年1次。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按期向所在地具有资格的检验机构申请在用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检验。起重设备应在检验有效期满前3个月内进行检验。故本题应选择B选项。

4.答案:C

【解析】每年对所有在用的起重机械至少进行1次全面检查。停用1年以上、遇4级以上地震或发生重大设备事故、露天作业的起重机械经受9级以上的风力后的起重机,使用前都应做全面检查。故本题应选择C选项。

5.答案:B

【解析】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其受热后所发生的燃烧过程也不同。除结构简单的可燃气体(如氢气)外,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并非是物质本身在燃烧,而是物质受热分解出的气体或液体蒸气在气相中的燃烧。

由可燃物质燃烧过程可以看出,可燃气体最容易燃烧,其燃烧所需要的热量只用于本身的氧化分解,并使其达到自燃点而燃烧。可燃液体首先蒸发成蒸气,其蒸气进行氧化分解后达到自燃点而燃烧。在固体燃烧中,如果是简单物质硫、磷等,受热后首先熔化,蒸发成蒸气进行燃烧,没有分解过程;如果是复杂物质,在受热时首先分解为气态或液态产物,其气态和液态产物的蒸气进行氧化分解着火燃烧。有的可燃固体如焦炭等,不能分解为气态物质,在燃烧时则呈炽热状态,没有火焰产生。

故本题应选择B选项。

6.答案:A

【解析】根据聚集状态不同,燃烧可分为以下4种形式:(1)扩散燃烧。可燃气体(氢、甲烷、乙炔以及苯、酒精、汽油蒸汽等)从管道、容器的裂缝流向空气时,可燃气体分子与空气分子互相扩散、混合,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的可燃气体遇到火源即着火并能形成稳定火焰的燃烧,称为扩散燃烧。

(2)混合燃烧。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在管道、容器和空间扩散混合,混合气体的浓度在爆炸范围内,遇到火源即发生燃烧,混合燃烧是在混合气体分布的空间快速进行的,称为混合燃烧。煤气、液化石油气泄漏后遇到明火发生的燃烧爆炸即是混合燃烧,失去控制的混合燃烧往往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3)蒸发燃烧。可燃液体在火源和热源的作用下,蒸发出的蒸汽发生氧化分解而进行的燃烧,称为蒸发燃烧。

(4)分解燃烧。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首先遇热分解出可燃性气体,分解出的可燃性气体再与氧进行的燃烧,称为分解燃烧。

故本题应选择A选项。

7.答案:D

【解析】《火灾分类》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灰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火灾等;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

故本题应选择D选项。

8.答案:C

【解析】造成心理疲劳的诱因主要有:(1)劳动效果不佳。在相当长时期内没有取得满意的成果,会引发心理疲劳。

(2)劳动内容单调。作业动作单一、乏味,不能引起作业者的兴趣。如流水线上分工过细的专门操作,显示器前的监视工作等。

(3)劳动环境缺少安全感。涉及技术方面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职业的稳定性,以及不适的督导和过分的暗示,造成心理压力与精神负担。

(4)劳动技能不熟练。当工作任务的繁复程度远远超过了劳动者能力水平。困难大、负担重、压力大、力不能负时,也易产生心理疲劳。

(5)劳动者本人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导致的精神状态欠佳、人际关系不好、上下级关系紧张,以及家庭生活的不顺等都可能引起心理疲劳。

故本题应选择C选项。

9.答案:A

【解析】室颤电流是指引起心室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动物实验和事故统计资料表明,心室颤动在短时间内导致死亡。室颤电流与电流持续时间关系密切。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时,室颤电流仅为50mA左右;当持续时间短于心脏周期时,室颤电流为数百mA。当电流持续时间小于0.1s时,只有电击发生在心室易损期,500mA以上乃至数A的电流才能够引起心室颤动。前述电流均指流过人体的电流,而当电流直接流过心脏时,数十微安的电流即可导致心室颤动发生。故本题应选择A选项。

10.答案:A

【解析】在防火防爆的过程中,可以向可燃性混合物中充填氮、二氧化碳或其他不活泼的气体,减少爆炸性气体、蒸汽或爆炸性粉尘中氧的含量,以消除燃烧条件。混合物中氧含量不超过8%时即不会引起燃烧。故本题应选择A选项。

相关热点:

202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全新课程

2020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书领取

以上就是中公建设工程网小编整理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模拟试题,此外,小编还给大家整理了复习考点历年试题模拟试题等考试资料,更多备考资料持续更新中。

好文章需要分享:
热门课程
更多>>
首页
免费试听
选课中心
APP下载
2020安全工程师客服图标 2020安全工程师电话图标 2020安全工程置顶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