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建设工程网 2020-08-28 浏览次数:272
Ctrl+D收藏本页!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形势的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
2.答案:B
【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条规定,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公安机关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3.答案:B
【解析】A项,《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B项,第三十条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C项,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国务院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国务院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国家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D项,第二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4.答案:C
【解析】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5.答案:B
【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C项,第七条规定,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D项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6.答案:D
【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7.答案:A
【解析】三级、四级警报,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五种措施:①启动应急预案;②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监测、预报和预警;③组织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事件的可能性与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④向社会公布预测的信息和分析评价的结果,并对信息的报道进行管理;⑤及时发布警告、宣传减灾常识和公布咨询电话。选项B、C、D是一、二级预警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8.答案:C
【解析】一般突发事件,由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较大突发事件,由发生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重大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工作由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其中影响全国或者跨省级行政区域的特别重大事件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和协调。
9.答案:D
【解析】选项A,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
10.答案:A
【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相关热点:
以上就是中公建设工程网小编整理的注册安全工程师试题,此外,小编还给大家整理了复习考点、历年试题、模拟试题等考试资料,更多备考资料持续更新中。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查询
考点精粹
要点难点汇总
模拟试题
模拟真实题库
封闭集训班
乐享畅学班
VIP网络班
零基础套餐班
百问百答
解答你的疑难杂症
报考检索
一键查询报考条件
资料下载
各项资料任君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