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建设工程网 2020-08-27 浏览次数:208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分解爆炸的敏感性与压力有关。分解爆炸所需的能量,随压力升高而降低。
2.答案:A
【解析】燃烧反应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扩散阶段 可燃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分别从释放源通过扩散达到相互接触。所需时间称为扩散时间。
(2)感应阶段 可燃气分子和氧化分子接受点火源能量,离解成自由基或活性分子。所需时间称为感应时间。
(3)化学反应阶段自由基与反应物分子相互作用,生成新的分子和新的自由基,完成燃烧反应。所需时间称为化学反应时间。
三段时间相比,扩散阶段时间远远大于其余两阶段时间,因此是否需要经历扩散过程,就成了决定可燃气体燃烧或爆炸的主要条件。
3.答案:B
【解析】爆炸极限不同的多种可燃气体组成的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介于它们中爆炸极限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天然气中甲烷爆炸下限最大,爆炸下限最小的是丁烷,因此其爆炸极限介于甲烷和丁烷之间。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越低爆炸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天然气的爆炸可能性高于甲烷。
4.答案:A
【解析】粉尘爆炸速度或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爆炸气体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
5.答案:C
【解析】由于气体灭火剂具有释放后对保护设备无污染、无损害等优点,其防护对象逐步向各种不同领域扩充。由于二氧化碳的来源较广,利用隔绝空气后的窒息作用可成功抑制火灾,因此早期的气体灭火剂主要采用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不含水、不导电、无腐蚀性,对绝大多数物质无破坏作用。
6.答案:C
【解析】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利用其内部充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蒸气压将二氧化碳喷出灭火的一种灭火器具,其利用降低氧气含量,造成燃烧区窒息而灭火。一般当氧气的含量低于12%或二氧化碳浓度达30%~35%时,燃烧中止。1kg的二氧化碳液体,在常温常压下能生成500L左右的气体,这些足以使1m3空间范围内的火焰熄灭。
7.答案:C
【解析】应按所监测的可燃气体的密度选择安装位置。监测密度大于空气的可燃气体(如石油液化气、汽油、丙烷、丁烷等)时,探测器应安装在泄漏可燃气体处的下部,距地面不应超过0.5m。监测密度小于空气的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一氧化碳、氨气、甲烷、乙烷、乙烯、丙烯、苯等)时,探测器应安装在可能泄漏处的上部或屋内顶棚上。总之探测器应安装在经常容易泄漏可燃气体处的附近,或安装在泄漏出来的气体容易流过、滞留的场所。
8.答案:A
【解析】A属于防止爆炸的发生,B、C、D均是减少爆炸发生后的破坏。
9.答案:B
【解析】防爆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对爆炸过程特点的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第一过程的出现,控制第二过程的发展,削弱第一过程的危害。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1)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2)严格控制火源;
(3)及时泄出燃爆开始时的压力;
(4)切断爆炸传播途径;
(5)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的损坏;
(6)检测报警。
10.答案:B
【解析】主要取决于火药的燃烧速率和燃烧表面积。
相关热点:
以上就是中公建设工程网小编整理的安全工程师试题,此外,小编还给大家整理了复习考点、历年试题、模拟试题等考试资料,更多备考资料持续更新中。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查询
考点精粹
要点难点汇总
模拟试题
模拟真实题库
封闭集训班
乐享畅学班
VIP网络班
零基础套餐班
百问百答
解答你的疑难杂症
报考检索
一键查询报考条件
资料下载
各项资料任君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