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建设工程网 2021-06-22 浏览次数:157
1.【答案】C。
解析: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
2.【答案】CDE。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4.1建筑高度大于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大于2000m²的公共建筑,宜在屋顶设置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故A正确;
7.1.8消防车道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故选项B正确;
7.2.2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4场地应与消防车道连通,场地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且不应大于10m,场地的坡度不宜大于3%。故选项C、E错误,
7.3.2消防电梯应分别设置在不同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1台。该建筑防火分区面积最大应为3000㎡,需划分两个防火分区,至少应设置2台消防电梯。故选项D错误。
3.【答案】C。
解析:7.1.1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m。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7.1.2高层民用建筑,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占地面积大于3000²的商店建筑、展览建筑等单、多层公共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对于高层住宅建筑和山坡地或河道边临空建造的高层民用建筑,可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但该长边所在建筑立面应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
7.1.3工厂、仓库区内应设置消防车道。高层厂房,占地面积大于3000m²的甲、乙、丙类厂房和占地面积大于1500m²的乙、丙类仓库,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7.1.4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内院或天井的短边长度大于24m时,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当该建筑物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m。
7.1.5在穿过建筑物或进入建筑物内院的消防车道两侧,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或人员安全疏散的设施。
4.【答案】D。
解析:7.2.1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该范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应大于4m。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建筑,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确有困难时,可间隔布置,但间隔距离不宜大于30m,且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总长度仍应符合上述规定。
7.2.2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场地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和车库出入口。
2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15m和10m。对于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筑,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20m和10m。
3场地及其下面的建筑结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重型消防车的压力。
4场地应与消防车道连通,场地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且不应大于10m,场地的坡度不宜大于3%。
7.2.3建筑物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的范围内,应设置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入口。
7.2.4厂房、仓库、公共建筑的外墙应在每层的适当位置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
7.2.5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间距不宜大于20m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2个,设置位置应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窗口的玻璃应易于破碎,并应设置可在室外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
5.【答案】BDE。
解析: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2.4厂房、仓库、公共建筑的外墙应在每层的适当位置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住宅建筑可以不设救援口。故A错误。
7.2.5消防救援口应沿建筑外墙在每层设置,设置间距不大于20m,保证每个防火分区不少于2个。故B正确。
窗口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0m。故C错误。
消防救援窗口采用易碎安全玻璃,并在外侧设置明显标志。故E正确。
洁净厂房与洁净区同层外墙,当门窗洞口间距大于80m时,应设置专用消防口,宽度不小于0.75m,高度不小于1.80m,并设有明显标志。故D正确。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查询
考点精粹
要点难点汇总
模拟试题
模拟真实题库
零基础套餐班
乐享畅学班
OAO封闭集训班
百问百答
解答你的疑难杂症
报考检索
一键查询报考条件
资料下载
各项资料任君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