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建设工程网 2021-10-20 浏览次数:349
1.答:该厂房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乙类。
理由:该厂房主要为谷物加工厂,火灾危险性为丙类,但由于首层设面粉研磨车间,火灾危险性为乙类,净面积为200m²,建筑面积必然大于200m²,占防火分区的面积比例必然大于5%,应按照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因此该厂房为乙类厂房。
2.答:(1)耐火等级不满足要求。根据屋顶承重构件、非承重外墙采用难燃材料,该厂房耐火等级可为三级耐火等级,但该厂房为乙类厂房,最低耐火等级应为二级。
(2)防火分区面积超标。
①因该厂房为乙类厂房,如将耐火等级提高至二级,未设自喷,因此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3000m²,每层需划分两个防火分区。
②如将耐火等级提高至一级,每层划分一个防火分区满足要求。
③如将该厂房内面粉研磨部位的建筑面积降低至每层或每个防火分区面积的5%以下,三级耐火等级不变的情况下,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000m²,每层划分两个防火分区满足要求。
3.答:不合理。
理由:(1)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和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②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其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
③厂房内不宜设置地沟,确需设置时,其盖板应严密,地沟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粉尘、纤维在地沟积聚的有效措施,且应在与相邻厂房连通处采用防火材料密封。
(2)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宜布置在单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或多层厂房顶层靠外墙的泄压设施附近。
(3)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宜避开厂房的梁、柱等主要承重构件布置。
4.答:(1)安全出口数量不足。
①如该厂房耐火等级提高至二级,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50m,因此该厂房至少应设3部疏散楼梯。
②如将该厂房内面粉研磨部位的建筑面积降低至每层或每个防火分区面积的5%以下,厂房为丙类,并保持三级耐火等级不变时,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40m,还需增加2部疏散楼梯。若将耐火等级提高至二级,该厂房的疏散距离满足要求。
(2)疏散设施分隔设置不正确。有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间、室外楼梯或有爆炸危险的区域与相邻区域连通处,应设置门斗等防护措施。门斗的隔墙应为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并应与楼梯间的门错位设置。
5.答:(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
(2)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厂房内。
(3)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确需贴邻本厂房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和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4)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丙类厂房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6.答:(1)首先计算长径比:20×(10+4)×2/(4×10×4)=560/160=3.5>3,因此将该厂房分为两段,再进行长径比计算:10×(10+4)×2/(4×10×4)=280/160=1.75<3(满足长径比的要求)
(2)各计算段中的公共截面不得作为泄压面积。
将相关数值带入公式,A=10CV2/3=10×0.03×(10×10×4)2/3≈0.3×54.29≈16.29(m²),16.29×2=32.58(m²),该厂房内面粉研磨部位共需泄压面积32.58(m²)。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查询
考点精粹
要点难点汇总
模拟试题
模拟真实题库
零基础套餐班
乐享畅学班
OAO封闭集训班
百问百答
解答你的疑难杂症
报考检索
一键查询报考条件
资料下载
各项资料任君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