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建设工程网 2018-07-24 浏览次数:2607
相信又有不少人把考取一级建造师证书作为2018年的目标,只要你坚定决心,付出努力,一定会实现这个美好的心愿的。中公建设工程网小编为您整理了2016年一建《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快来做做题,练练手吧!
一建备考信息请关注官方微信“zggcks”
2018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报考指导:712548754
2018年一级建造师考试优质好课低至200元 火热销售中...
(三)
背景资料
某管道铺设工程项目,长1Km,工程内容包括燃气、给水、热力等项目,热力管道采用支架铺设,合同工期80天,断面布置如图3-1所示。建设单位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发布招标公告,有3家单位报名参加投标,经审核,只有甲、乙2家单位符合合格投标人条件,建设单位为了加快工程建设,决定由甲施工单位中标。
开工前,甲施工单位项目部编制了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
(1)确定了各种管道的施工顺序为:燃气管→给水管→热力管;
(2)确定了各种管道施工工序的工作顺序如表3所示,同时绘制了网络计划进度图如图3-2所示。
在热力管道排管施工过程中,由于下雨影响停工1天。为保证按时完工,项目部采取了加快施工进度的措施。
问题
1、建设单位决定由甲施工单位中标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给出项目部编制各种管道施工顺序的原则。
3、项目部加快施工进度应采取什么措施?
4、写出图3-2中代号A和表3中代号B、C、D、E代表的工作内容。
5、列式计算图3-2的工期,并判断工程施工是否满足合同工期要求,同时给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用图3-2中代号“①~⑩”及“→”表示)
【参考答案】
1、建设单位决定由甲施工单位中标不正确。
理由:经审核符合投标人条件的只有2家单位,违反了不得少于3家的规定,故建设单位应重新组织招标。
2、编制管道施工顺序的原则: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
【解析】本案例中,燃气管与给水管均为埋地管道,而热力管为架空管道,故热力管最后施工。燃气管埋深2.0m,给水管埋深1.5m,故最先施工埋深较深的燃气管。
3、项目部加快施工进度应采取的措施:
(1)通过改变施工组织方式,如变依次排管施工为流水或平行排管施工,加快排管施工进度。
(2)通过增加排管施工的资源投入,加快排管施工的进度。
【解析】进度调整的内容包括:工程量、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工作关系、资源供应。但本题的延误发生在最后一道工序“热力管排管”,故仅可从调整施工组织方式和加大资源供应两方面来加快施工进度。
4、代号A代表:给水管排管。
代号B表示:燃气管排管。
代号C表示:给水管挖土。
代号D表示:给水管回填。
代号E表示:热力管支架。
5、(1)图3-2的工期=5天+10天+20天+40天+5天=80天。
(2)工程施工满足合同工期要求。
(3)关键线路:①→②→③— — →⑤→⑥— — →⑧→⑨→⑩。
(四)
背景资料
某公司中标承建该市城郊结合部交通改扩建高架工程,该高架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底板距地面高15m,宽17.5m,主线长720m,桥梁中心轴线位于既有道路边线,在既有道路中心线附近有埋深1.5m的现状DN500自来水管道和光纤线缆,平面布置如图4所示。高架桥跨越132m鱼塘和菜地,设计跨径组合为41.5+49+41.5m,其余为标准联,跨径组合为(28+28+28)m×7联,支架法施工。下部结构为:H型墩身下接10.5m×65m×33m承台(埋深在光纤线缆下0.5m),承台下设有直径1.2m,深18m的人工挖孔灌注桩。
项目部进场后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提出了“支架地基加固处理”专项方案中,项目部认为在支架地基预压时的荷载应是不小于支架地基承受的混凝土结构物恒载的1.2倍即可,并根据相关规定组织召开了专家论证会,邀请了含本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内的四倍专家对方案内容进行了论证。专项方案经论证后,专家组提出了应补充该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流程及支架地基预压荷载验算需修改完善的指导意见。项目部未按专家组要求补充该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流程和支架地基预压荷载验算,只将其他少量问题做了修改,上报项目总监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批时未能通过。
问题
1、写出该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流程(自箱梁钢筋验收完成到落架结束,混凝土采用一次浇筑法。)
2、编写“支架地基加固处理”专项方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支架地基加固处理”后的合格判定标准是什么?
4、项目部在支架地基预压方案中,还有哪些因素应进入预压荷载计算?
5、该项目中除了“DN500自来水管道,光纤线缆保护方案中”和“预应力张拉专项方案”以外还有哪些内容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未上报专项方案,请补充。
6、项目部邀请了含本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内的四位专家对两个专项方案进行论证的结果是否有效?如无效请说明理由并写出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
1、该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流程:钢筋验收→地基处理→搭设支架→安装并调好底模、侧模→底、腹板普通钢筋绑扎及预应力管道设置→安装内模→顶板普通钢筋绑扎及预应力管道预设→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穿预应力筋束→张拉预应力→孔道压浆→封锚→拆除模板→落架。
或者:钢筋验收→地基处理→搭设支架→安装并调好底模、侧模→底、腹板普通钢筋绑扎及预应力管道设置→安装内模→顶板普通钢筋绑扎及预应力管道预设→穿预应力筋束→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张拉预应力→孔道压浆→封锚→拆除模板→落架。
【解析】预应力筋安装有先穿束后浇混凝土和先浇混凝土后穿束两种。
2、编写“支架地基加固处理”专项方案的主要因素:
(1)原地基为鱼塘、菜地,须进行地基处理;
(2)为保护地下管线,须进行地基处理;
(3)地基承载力;
(4)支架形式对地基的要求;
(5)上部结构箱梁尺寸、重量等对地基的要求;
(5)施工计划;
(7)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8)劳动力计划等
【解析】本小题的设问让考生很费解,专项方案的“主要因素”究竟指的是什么?是指为何要对地基加固处理、还是指编写专项方案应考虑到的主要因素、还是指专项方案中包括了哪些主要因素?在诸多不明朗的情况下,建议考生三方面都作答,把“本工程支架地基加固处理原因”、“支架地基加固处理→地基、支架、上部结构箱梁”和“专项方案的内容”相结合作答。
3、“支架地基加固处理”合格判定标准:
(1)地基承载力满足现行标准的规定;
地基沉降状况满足现行标准的规定——各监测点连续24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各监测点连续72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5mm。
【解析】本题考查对《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的掌握情况。
《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2.0.1条规定:“支架基础预压:为检验支架搭设范围内基础的承载能力和沉降状况,对支架基础进行的加载预压”。
《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4.1.6条规定:“对支架基础的预压监测过程中,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应判定支架基础预压合格:各监测点连续24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各监测点连续72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5mm”。
4、预压荷载计算还应考虑:钢管支架和模板的重量。
【解析】本题考查对《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的掌握情况。
《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4.2.1条规定:“支架基础预压荷载不应小于支架基础承受的混凝土结构恒载与钢管支架、模板重量之和的1.2倍”。
5、专项方案应补充:
(1)模板工程及支撑工程;
(2)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3)脚手架工程;
(4)深基坑工程;
(5)人工挖孔桩工程。
【解析】本题可以通过“挖掘背景资料”探求得到答案:
桥梁底板距地面高15m→模板工程及支撑工程+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脚手架工程;
10.5m×6.5m×3.3m承台(埋深在光纤线缆下0.5m)→深基坑工程;
深18m的人工挖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工程。
6、(1)论证结果无效。
(2)理由:①专项方案论证的专家组中不能有本项目技术负责人;②专项方案论证的专家组中仅有四位专家不满足专家人数要求。
(3)正确做法:施工总承包单位应组织专项方案的专家论证会,本项目参建各方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专家组应当由5名及以上(应组成单数)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组成。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五)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座城市互通工程,工程内容包括①主线跨线桥(Ⅰ、Ⅱ)、②左匝道跨线桥、③左匝道一、④右匝道一、⑤右匝道二等五个子单位工程,平面布置如图5-1所示。两座跨线桥均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其余匝道均为道路工程。主线跨线桥跨越左匝道一;左匝道跨线桥跨越左匝道一及主线跨线桥;左匝道一为半挖半填路基工程,挖方除就地利用外,剩余土方用于右匝道一;右匝道一采用混凝土挡墙路堤工程,欠方需外购解决;右匝道二为利用原有道路路面局部改造工程。
主线跨线桥Ⅰ的第2联为(30m+48m+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其预应力张拉端钢绞线束横断面布置如图5-2所示。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公称直径Φ15.2mm高强低松弛钢绞线,每根钢绞线由7根钢丝捻制而成。代号S22的钢绞线束由15根钢绞线组成,其在箱梁内的管道长度为108.2m。
由于工程位于通过城市交通主干线,交通繁忙,交通组织难度大,因此,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提出总体施工要求如下:
(1)总体施工组织计划安排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实现互通的各向交通通行任务;
(2)施工期间应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干扰,优先考虑主线交通通行。
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单位编制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中,除了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确定了五个子单位工程的开工和完工的时间顺序外,还制定了如下事宜:
事件一。为限制超高车辆通行,主线跨线桥和左匝道跨线桥施工期间,在相应的道路上设置车辆通行限高门架,其设置的位置选择在图5-1所示的A~K的道路横断面处。
事件二。两座跨线桥施工均在跨越道路的位置采用钢管-型钢(贝雷桁架)组合门式支架方案,并采取了安全防护措施。
事件三。编制了主线跨线桥Ⅰ的第2联箱梁预应力的施工方案如下:
(1)该预应力管道的竖向布置为曲线形式,确定了排气孔和排水孔在管道中的位置;
(2)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采用两端张拉方式;
(3)确定了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顺序的原则和各钢绞线结束的张拉顺序;
(4)确定了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工作长度为100cm。并计算钢绞线的用量。
问题
1、写出五个子单位工程符合交通通行条件的先后顺序。(用背景资料中各个子单位工程的代号“①~⑤”及“→”表示)
2、事件一中,主线跨线桥和左匝道跨线桥施工期间应分别在哪些位置设置限高门架?(用图5-1中所示的道路横断面的代号“A~K”表示)
3、事件二中,两座跨线桥施工时应设置多少座组合式支架?指出组合门式支架应采取哪些安全防护措施?
4、事件三中,预应力管道的排气孔和排水孔应分别设置在管道的哪些位置?
5、事件三中,写出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顺序的原则,并给出图5-2中的钢绞线束的张拉顺序。(用图5-2中所示的钢绞线束的代号“S11~S23”及“→”表示)
6、事件三中,结合背景资料,列式计算图5-2中代号为S22的所有钢绞线束需用多少米钢绞线制作而成?
【参考答案】
1、符合交通通行条件的先后顺序:⑤→③→④→①→②。
【解析】五个子单位工程中,⑤为利用原有道路面局部改造工程,故应最先符合交通通行条件。
其余四个子单位工程中,①和②为桥梁工程,③和④为道路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完成后可作为桥梁工程施工的基础,故③和④优先于①和②。实际上,背景资料中的信息“为限制超高车辆通行,主线跨线桥和左匝道跨线桥施工期间,在相应的道路上设置车辆通行限高门架”,也提示考生在施工桥梁工程时,道路工程已通车。
③和④为道路工程,根据“左匝道一为半挖半填路基工程,挖方除就地利用外,剩余土方用于右匝道一”,可知先施工左匝道一(③)、再施工右匝道一(④)。
①和②为桥梁工程,根据图5-1可知,②在①的上方,故①→②。
2、(1)主线跨线桥施工期间应设置限高门架的位置:G。
(2)左匝道跨线桥施工期间应设置限高门架的位置:G、D、K。
【解析】主线跨线桥施工期间,左匝道一和主线跨线桥立交处须限高。
左匝道跨线桥施工期间,左匝道一和左匝道跨线桥立交处、主线跨线桥和左匝道跨线桥立交处须限高。
3、(1)应设置3座组合门式支架。
(2)组合门式支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①门式支架的两边应加护桩;
②门式支架夜间应设警示灯;
③门式支架应设牢固的防撞设施。
④门式支架应设安全网或防护遮盖,保护地面作业安全。
【解析】组合门式支架应设在:主线跨线桥与左匝道一立交处、左匝道跨线桥与左匝道一立交处、左匝道跨线桥与主线跨线桥立交处。
组合门式支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可参考教材P45支架通行孔的安全防护措施:“支架通行孔的两边应加护桩,夜间应设警示灯。施工中易受漂流物冲撞的河中支架应设牢固的防护设施”
4、(1)排气孔应设置在管道的波峰部位。
(2)排水孔应设置在管道的最低部位。
【解析】 “高端走气,低端走水”是市政公用工程中的经典原则。
5、(1)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顺序的原则: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
(2)图5-2中各钢绞线束的张拉顺序:S22→S21→S23→S11→S12。
【解析】箱梁预应力筋束张拉顺序:先张拉纵向束,后张拉横向束。纵向束张拉顺序:先张拉腹板束,再张拉顶板束,最后张拉底板束。顶、底板束张拉顺序为先中间后两边,张拉时应以箱梁中心线为准对称张拉。
6、需用钢绞线长度=(108.2m+1m×2)×15×2=3306m。
【解析】注意本题让考生求解的是所需钢绞线的长度,而不是钢丝的长度;若求解钢丝的长度,还需要再乘以7。
以上便是中公建设工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2016年一建《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仅供即将参加2018年一级建造师考试的小伙伴们参考。想了解2018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时间、报名入口等更多信息,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中公建设工程网。
201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1/3)
201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2/3)
201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3/3)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查询
考点精粹
要点难点汇总
模拟试题
模拟真实题库
一建乐享畅学班
一建VIP网络班
一建云端优学
一建OAO封闭集训班
百问百答
解答你的疑难杂症
报考检索
一键查询报考条件
资料下载
各项资料任君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