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建设工程网 2018-07-13 浏览次数:112
要想顺利考过一级建造师考试,离不开系统复习。很多小伙伴们迫不及待的咨询小编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中公建设工程网小编为您整理了2018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高分必备考点,快来跟随小编了解一下吧!
一建备考信息请关注官方微信“zggcks”
2018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报考指导:712548754
2018年一级建造师考试优质好课低至200元 火热销售中...
模块 4.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
知识点 1:施工测量
一、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长度的测设、角度测设、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的测设及倾斜线的测设等。测角、测距、测高差是测量的基本工作。(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二、建筑物细部点平面位置的测试(案例)
1、直角坐标法:当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形式时,采用直角坐标法防线最为方便。
2、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测距的地方。
3、角度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不便量距或测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
4、距离交会法:从控制点到测设点的距离,若不超过测距点的长度时,可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
5、方向线交会法:测定点由相对应的两已知点或两定向点的方向线交会而得。
三、仪器功能
1、水准仪的主要功能是测量两点间的高差 h,它不能直接测量待定点的高程 H,但可有控制点的已知高程来推算测点的高程;另外利用视距测量原理,它还可以测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D,但精度不高。
2、经纬仪的主要功能:是测量两个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其次它还可以测量数值角;借助水准尺,利用 视距测量原理,它还可以测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D 和高差 h。
3、全站仪:一般用于大型工程的场地坐标测设及复杂工程的定位和细部测设。
知识点 2: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
一、深基坑的支护:支护结构的选型有排桩或底下连续墙、水泥土墙、逆作拱墙或采用上述形式的组合等。
1、排桩支护:悬臂式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锚杆式支护结构。适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适用于可采取江水或止水帷幕的基坑。
2、地下连续墙:可与内支撑、逆作法、半逆做法结合使用,施工震动小、噪声低,墙体刚度大,防渗性 能好,对周围地基扰动小,可以组成具有很大承载力的连续墙。底下连续墙宜同时用作主体底下结构外墙。 使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适用于周边环境条件复杂的深基坑。
3、水泥土撞墙:依靠本身自重和刚度保护坑壁,一般不设支撑,一般不设支撑,特殊情况下经采取措施 后亦可局部加设支撑。使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三级;水泥土桩施工范围内地基土承载力不 宜大于 150KPa;基坑深度不一大于6m。
4、逆作拱墙: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基坑深度不宜大于 12m。
知识点 3:人工降排、地下水的施工技术
一、地下水控制技术方案选择
在软土地区开挖深度浅时,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 3m,一般要用井点降水。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
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施工技术
1、真空(轻型)井点:适于渗透系数为 0.1~20.0m/的土以及图层中含有大量的细砂和粉砂的土或明沟排 水易引起流砂、坍方等情况使用。井点管的布置应根据基坑平面与大小、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降 水深度等确定。
2、喷射井点:本法设备较简单,排水深度大,可达 8~20m,比多层轻型井点降水设备少,基坑土方开挖量少,施工快,费用低。适于基坑开挖较深、降水深度大于 6m、土渗透系数为 0.1~2m/d 的填土、粉土、粘性土、砂土中使用。
3、管井井点:适于渗透系数较大,地下水丰富的土层、砂层或用明沟排水法易造成土粒大量流失,引起 边坡塌方及用轻型井点难以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使用。但管井属于重力排水范畴,吸程高度收到一定限制, 要求渗透系数较大(1.0~200.0m/d)。
4、截水:当底下含水层渗透性较强、厚度较大时,可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坑内井点降水相结合或采用 悬挂式竖向截水与水平封底相结合的方案。截水帷幕目前常采用注浆、旋喷法、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墙等。
5、井点回灌技术:可有效防止降水井点对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影响。
三、基坑支护技术的有关规定
四、排桩、地下连续墙
1、悬臂式排桩结构桩径不宜小于 600mm。
2、排桩顶部应设钢筋混凝土冠梁连接,冠梁宽度水平方向不一小于桩径,冠梁高度竖直方向不宜小于400mm。排桩与桩顶冠梁的混凝土强度 宜大于 C20;
3、悬臂式现浇钢筋混凝土底下连续墙厚度不宜小于 600mm,高度不宜小于 400mm。
4、锚杆长度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杆自由段长度不宜小于 5m 并应超过潜在滑裂面 1.5m;
2)土层锚杆锚固长度不宜小于 4m;
3)锚杆杆体下料长度应为锚杆自由段、锚固段及外露长度之和,外露长度须满足台座、腰梁尺寸及张拉作业要求。
5、锚杆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锚杆上下排垂直间距不宜小于 2.0m,水平间距不宜小于 1.5m;锚杆倾角宜为 15 度~25 度,且不应大于 45 度。
五、地下水控制 1、地下水控制方法分为集水名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形式单独或组合使用
6、降水井的深度应根据设计降水深度、含水层的埋藏分布和降水井的出水能力确定。设计降水深度在基坑范围内不宜小于基坑底面以下 0.5m。
7、回灌可采用井点、砂井、砂沟等。回灌井与降水井的距离不宜小于 6m。回灌井宜进入稳定水面下 1m。
知识点 4: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一、土方开挖
1、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边挖 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不够时及时修整,至设计标高,再统一进行一次修坡清底,检查坑底宽度和标高。
2、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当用人工挖土,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15~30cm 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结合人工挖掘修整。使用铲运机、推土机时,保留图层厚度为 15~20cm,使用正铲、反铲或拉铲挖土时为 20~30cm。
3、在地下水位一下挖土,应在基坑四周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基坑 以下 50cm,以利挖方进行。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基础(包括地下水位下回填土)施工完成。
4、雨期施工时,基坑应分段开挖,挖好一段浇筑一段垫层,并应在坑顶、坑底采取有效的接排水措施; 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撑情况,以防止坑壁受水侵泡,造成塌方。
5、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排水、降水系统等经常复 测检查。
二、深基坑的土方开挖
1、深基坑工程的挖土方案,主要有放坡挖土、中心岛式挖土(也称墩式)、盆式挖土和逆作法挖土。前 者无支护结构,后三种皆有支护结构。
2、为防止深基坑挖土后土体回弹变形过大,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应保证井点降水正常进行,在挖至设计标高后,要尽快浇筑垫层和底板,减少基底暴露时间。必要时,可对基础结构下部土层进行加固。
三、土方回填
1、土料要求:一般不能选用淤泥、淤泥质土、膨胀土、有机质大于 8%的土、含水溶性硫酸盐大于 5%的土、含水量不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填方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地基与基础工程:
2、土方填筑与压实:
1)填方应在相对两侧或周围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
2)填方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 填方的密实度要求和质量指标通常以压实系数λ 表示。
四、基坑验槽
1、建(构)筑物基坑均应进行验槽。基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必须会同勘察、设计、 建设(或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验槽,合格后方能进行基础工程施工。(五方人员)
2、验槽方法:以观察法为主,而对于基底以下的图层不可见部位,要先辅以扦探配合共同完成。 扦杆每打入土层 30cm 时,记录一次锤击数。一般扦点按纵横间距 1.5m 梅花形布置,深度为 2.1m。扦探后 的空要用砂灌实。打完的扦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用盖孔块盖住孔眼。 当设计勘察和施工方共同验槽办理完验收手续后,方可灌孔。
3、验槽注意事项:验槽时应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如有异常部位,要会 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4、轻型动力触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现场也可用轻型动力触探 替代扦探)。
1)持力层明显不均匀;
2)浅部有软弱下卧层;
3)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观 察难以发现时;
4)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
五、基坑分级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为一级基坑;
1、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2、开挖深度大于 10m;
3、与邻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
4、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须严加保护的基坑。
(二)三级基坑为开挖深度小于 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的基坑。
(三)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属二级基坑。
(四)当周围已有的设施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这些要求。
以上便是中公建设工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高分必备考点的具体内容,仅供即将参加2018年一级建造师考试的小伙伴们参考。敬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中公建设工程网,我们将及时公布2018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时间、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入口等信息。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查询
考点精粹
要点难点汇总
模拟试题
模拟真实题库
一建乐享畅学班
一建VIP网络班
一建云端优学
一建OAO封闭集训班
百问百答
解答你的疑难杂症
报考检索
一键查询报考条件
资料下载
各项资料任君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