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建设工程网 2019-11-13 浏览次数:212
为应对2019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编辑整理了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2019年版的最新备考难点,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
相关文章
Ctrl+D收藏本页!
更多注册安全工程师活动(资料,图书,视频统统免费送)及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zcaqgc”
加入注册安全工程师交流备考群:620276701
一、基本概念(考点)
危险( hazard )是导致人员伤亡或疾病,或导致全系统、设备、社会财富损失、损坏或环境破坏的任何真实或潜在的条件。
事故(mishap , accident )是导致人员伤亡或职业病、设备、社会财富损失、损坏或环境破坏的不希望发生的单个或一系列事件。
危险不等于事故,是导致事故的潜在条件;事故是已经真实发生了的损失、损坏或伤亡等。危险是事故的前兆,只有在一些触发事件刺激下,危险才可能演变为事故。
危险包含以下 3 个方面的属性:危险含有危险因素( hazardous elements , HE )
触发机理( initiating mechanism, IM )
威胁目标( target and threat, T/T )
二、事故风险MIL-STD -882D 对事故风险的定义是:风险是用潜在事故的严重度(severity)和发生概率( probability )来表达事故的影响和可能性。通常人们用 R=S×P 或 R=S·P 来表达风险,“×”或“·”是指逻辑相乘,并非真正数学意义上的“相乘”。
三、危险辨识
(一)危险辨识的定义
危险辨识是指对产品或系统,在其生命周期各阶段采用适当的方法,识别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职业病,或设备损坏、社会财富损失或工作环境破坏的潜在条件。
(二)危险类型划分
(1)按《常用危险检查表》进行分类。
(2)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 6441 )进行分类。
(3)按《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861 )进行分类。
(4)按《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进行分类。
(三)危险辨识方法
l. 对照经验法
该方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辨识危险的方法。
其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该方法的另一种方式是类比,利用相同或相似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职业健康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以辨识危险。
2. 系统安全分析法(考点)
该方法包括:
预先危险性分析(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PHA )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 FMEA )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 HAZOP )
事故树( fault tree analysis ,FTA )
事件树( event tree analysis, ETA )
原因后果分析法( cause - consequence analysis, CCA ) 安全检查表法( safety checklist , SCL )
故障假设分析( what - if analysis, WIA) 。
3. 工艺危害分析方法(考点)
实施工艺危害分析需要根据项目的不同阶段、研究对象的性质、危险性的大小、复杂程度和所能获得的资料数据情况等,选择合适的工艺危害分析方法。
根据《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 AQ/T 3034 )的规定,常用的工艺危害分析方法主要有:预先危险性分析( PHA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HAZOP )、故障假设分析( WIA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FMEA )、事故树( ITA )、安全检查表法( SCL )、故障假设与安全检查表分析
( What - if/Checklist )。
1) 预先危险性分析
(1)预先危险性列表。
预先危险性列表通常采用头脑风暴( braining storming )的方法得出或按照系统的功能结构逐一识别系统的风险。分析人员应该是系统涉及的各专业工程师或专家,通过已有的设计知识和相关的危险方面的知识,收集获取系统或相关系统曾经有过的经验教训,通过分析、比较、讨论等方式最终提供该系统存在的危险,可能导致的事故以及进一步设计中的关键因素等。
(2)概念。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在设计、施工、生产等活动之前,预先对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的类别、事故出现的条件以及导致的后果进行概略地分析,从而避免采用不安全的技术路线、使用危险性物质、工艺和设备,防止由于考虑不周而造成的损失。
(3)人员。分析人员应该是系统所涉及的各专业的工程师或专家,采用头脑风暴按照系统的功能结构逐一辨识系统的危险所在。
(4)分析流程。
第一步:熟悉系统,确定系统将要保护的对象,通常为人、机、环三个方面。
第二步:建立 PHA 计划,确定风险可接受水平。
第三步:确定 PHA 小组成员,由所涉及的各专业专家、工程师以及操作人员组成。
第四步:收集资料,尽管在进行 PHA 分析时,可获取的直接资料较少,但应了解相似系统或相关系统的情况,资料收集越充分,危险辨识才能越准确。
第五步:辨识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分析每一个危险将要危及的对象。
第六步:评估每一个危险对每-个目标影响的严重程度以及发生概率
第七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决定风险可否接受,如果风险不可接受,是否提出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的优先顺序也应确定。
第八步: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后,要对系统重新进行评估已确定采用控制措施过程是否出现新的危险,如新风险不可接受,则需重新制定控制措施,重新评估。
第九步:汇总分析结果并形成文件,通常以工作表形式体现,在此基础上形成 PHA报告。
2)故障假设分析(考点)
(1)概念:
故障假设分析与检查表相似,旨在对生产系统进行检查,但该方法在进行危险辨识时常采用一种固定的模式进行提问,假设某处出现故障后的情况,即“如果某某出现了问题会出现什么情况”。分析小组在提出这样的问题后,再通过回答、分析危险导致的后
果、已采用的安全措施以及还应补充的措施等分析。
(2)分析过程:
①首先要熟悉系统,确定要分析的范围,然后提出要分析的问题。
②分析的过程仍旧采用头脑风暴的过程,分析中应确定假设出现某故障时其可能导致的最坏的后果,列出所有的后果。
③检查和分析系统在设计初始阶段针对该故障已经采取的安全措施,判断其是否能够真正阻止危险或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④若上一步不足以保证生产安全,则需要进一步的控制措施。
故障假设分析结果以工作表表达,工作表形式不拘一格。
考试热点:
以上就是中公建设工程网小编整理的安全工程师考试备考难点,此外,小编还给大家整理了复习考点、历年试题、模拟试题等考试资料,更多备考资料持续更新中。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查询
考点精粹
要点难点汇总
模拟试题
模拟真实题库
封闭集训班
乐享畅学班
VIP网络班
零基础套餐班
百问百答
解答你的疑难杂症
报考检索
一键查询报考条件
资料下载
各项资料任君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