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建设工程网 2020-01-09 浏览次数:99
为应对2020一级造价师考试,编辑整理了一级造价造师《土建工程》易难考点系列,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
2020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时间已确定,考试时间为10月24、25日,距离2020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仅剩289天,为帮助大家进行有效的备考,中公建设工程网为大家更新2020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工程》易难考点,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更多一级造价工程师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中公建设工程网。
Ctrl+D收藏本页!
更多造价工程师活动(资料,图书,视频统统免费送)及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zgzjsks”
加入二级造价师助力备考群 :736100987
一级造价师内部交流群:590985110
第一章 岩体的构成
第一节 岩体的特征(3)
3.结构面
结构面是切割岩体的各种地质界面的统称,是一些具有一定方向,延展较广较薄的二维地质界面,如层面、沉积间断面、节理、裂隙、裂缝、断层等,也包括厚度较薄的软弱夹层。
结构面的产状由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要素表示,如图 1.1.2 所示。层面的产状还代表所在岩层的产状,即表示所在岩层的空间位置。
(1)结构面走向,即结构面在空间延伸的方向,用结构面与水平面交线即走向线的方位角或方向角表示。走向线两端延伸方向均是走向,虽相差 180°,但是表示的是同一走向。
(2)结构面的倾向,即结构面在空间的倾斜方向,用垂直走向顺倾斜面向下引出的一条射线对水平面投影的指向。
(3)结构面的倾角,即结构面在空间倾斜角度的大小,用结构面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表示。
4.地质构造
(1)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
水平构造是虽经构造变动的沉积岩层,仍基本保留形成时的原始水平产状的构造。先沉积的老岩层在下,后沉积的新岩层在上。
单斜构造是原来水平的岩层,在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后,产状发生变动形成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的构造,这种产状往往是褶曲的一翼、断层的一盘,或者是局部地层不均匀的上升或下降形成的。
(2)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它是岩层产生的塑性变形。绝大多数褶皱是在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形成的,但也有少数是在垂直力或力偶作用下形成的。褶皱构造在层状岩层常见,在块状岩体中则很难见到。
对于隧道工程来说,褶曲构造的轴部是岩层倾向发生显著变化的地方,是岩层应力最集中的地方,容易遇到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是由于岩层破碎而产生的岩体稳定问题和向斜轴部地下水的问题。隧道一般从褶曲的翼部通过是比较有利的。
背斜褶曲是岩层向上拱起的弯曲,以褶曲轴为中心向两翼倾斜。当地面受到剥蚀而出露有不同地质年代的岩层时,较老的岩层出现在褶曲的轴部,从轴部向两翼,依次出现的是较新的岩层。
向斜褶曲,是岩层向下凹的弯曲,其岩层的倾向与背斜相反,两翼的岩层都向褶曲的轴部倾斜。当地面遭受剥蚀,在褶曲轴部出露的是较新的岩层,向两翼依次出露的是较老的岩层。
对于深路堑和高边坡来说,当路线垂直岩层走向,或路线与岩层走向平行但岩层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反时,对路基边坡的稳定性是有利的。不利的情况是路线走向与岩层的走向平行,边坡与岩层的倾向一致,最不利的情况是路线与岩层走向平行,岩层倾向与路基边坡一致,而边坡的倾角大于(陡于)岩层的倾角。
(3)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是构成地壳的岩体,受力作用发生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使岩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各种大小不一的断裂。它是地壳上层常见的地质构造,其分布很广,特别在一些断裂构造发育的地带,常成群分布,形成断裂带。根据岩体断裂后两侧岩块相对位移的情况,将其分为裂隙和断层两类。
1)裂隙
裂隙,也称为节理,是存在于岩体中的裂缝,是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一般用裂隙率(岩石中裂隙的面积与岩石总面积的百分比)表示,裂隙率越大,表示岩石中的裂隙越发育。
根据裂隙的成因。将其分为构造裂隙和非构造裂隙两类。
①构造裂隙。构造裂隙是岩体受地应力作用随岩体变形而产生的裂隙。所以它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按裂隙的力学性质,可将构造裂隙分为张性裂隙和扭(剪)性裂隙。张性裂隙主要发育在背斜和向斜的轴部,裂隙张开较宽,断裂面粗糙,一般很少有擦痕,裂隙间距较大且分布不匀,沿走向和倾向都延伸不远;扭(剪)性裂隙,一般出现在褶曲的翼部和断层附近。
②非构造裂隙。非构造裂隙是由成岩作用、外动力、重力等非构造因素形成的裂隙。如岩石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原生裂隙、风化裂隙以及沿沟壁岸坡发育的卸荷裂隙等。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是风化裂隙,其主要发育在岩体靠近地面的部分,一般很少达到地面下 10~15m 的深度。裂隙分布零乱,没有规律性,使岩石多成碎块,沿裂隙面岩石的结构和矿物成分也有明显变化。岩体中的裂隙,在工程上除有利于开挖外,对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均有不利的影响。岩体中的裂隙,在工程上除有利于开挖外,对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均有不利的影响。其破坏了岩体的整体性,促进了岩体的风化速度,增强了岩体的透水性,进而使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
2)断层
断层是岩体受力作用断裂后,两侧岩块沿断裂面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①断层要素。断层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
a.断层面和破碎带
b.断层线
c.断盘
d.断距
②断层基本类型。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情况,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
正断层是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它一般是受水平张应力或垂直作用力使上盘相对向下滑动而形成的,所以在构造变动中多在垂直于张应力的方向上发生,但也有沿已有的剪节理发生。
逆断层是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它一般是由于岩体受到水平方向强烈挤压力的作用,使上盘沿断面向上错动而成。断层线的方向常和岩层走向或褶皱轴的方向近于一致,和压应力作用的方向垂直。断层面从徒倾角至缓倾角都有。
平推断层是由于岩体受水平扭应力作用,使两盘沿断层面发生相对水平位移的断层。由于多系受剪
(扭)应力形成,因此大多数与褶皱轴斜交,与“X”节理平行或沿该节理形成,其倾角一般是近于直立的。这种断层的破碎带一般较窄,沿断层面常有近水平的擦痕。
(二)岩体结构特征
1.结构体特征
2.岩体结构类型
岩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可分为整体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和散体结构。
(1)整体块状结构。结构面稀疏、延展性差、结构体块度大且常为硬质岩石,整体强度高,变形特
征接近于各向同性的均质弹性体,变形模量、承载能力与抗滑能力均较高,抗风化能力一般也较强。因而,这类岩体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性质,往往是较理想的各类工程建筑地基、边坡岩体及地下工程围岩。
(2)层状结构。作为工程建筑地基时,其变形模量和承载能力一般均能满足要求。但当结构面结合力不强,有时又有层间错动面或软弱夹层存在,则其强度和变形特性均具各向异性特点,一般沿层面方向的抗剪强度明显比垂直层面方向的更低,特别是当有软弱结构面存在时,更为明显。这类岩体作为边坡岩体时,一般来说,当结构面倾向坡外时要比倾向坡里时的工程地质性质差得多。
相关阅读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资讯的内容,此外,小编还给大家整理了模拟试题、考试考点等考试资料,更多备考资料持续更新中,更多一级造价工程师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中公建设工程网。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查询
考点精粹
要点难点汇总
模拟试题
模拟真实题库
零基础网络班
VIP网络班
云端优学班
OAO精英小班私教
百问百答
解答你的疑难杂症
报考检索
一键查询报考条件
资料下载
各项资料任君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