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建设工程网 2018-10-09 浏览次数:1159
51.【答案】D
【解析】参考《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第5.1.6条:4流量扬程性能曲线应为无驼峰、无拐点的光滑曲线,零流量时的压力不应大于设计工作压力的140%,且宜大于设计工作压力的120%。
52.【答案】A
【解析】选项A,高层民用建筑:旅馆、办公楼、综合楼。选项B建筑高度24m及以下的旅馆、办公楼——轻危险级。选项C、D应为中危Ⅱ级。
53.【答案】A
【解析】选项B应为1.0h;选项C应为1.0h;选项D,机械排烟系统与隧道的通风系统宜分开设置。
5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建筑电气防火。阻燃电缆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被燃烧,能使火焰蔓延仅在限定范围内,撤去火源后,残焰和残灼能在限定时问内自行熄灭的电缆。阻燃电缆按燃烧时的烟气特性可分为一般阻燃电缆、低烟低卤阻燃电缆和元卤阻燃电缆3大类。耐火电线电缆是指规定试验条件下,在火焰中被燃烧一定时间内能保持正常运行特性的电缆。
5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干式系统的作用面积按下表规定值的1.3倍确定。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的系统设计基本参数
5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感烟火灾探测器:响应悬浮在大气中的燃烧和(或)热解产生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探测器,进一步可分为离子感烟、光电感烟、红外光束、吸气型等。
5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消防控制室时,应确定主消防控制室和分消防控制室。主消防控制室的消防设备应对系统内共用的消防设备进行控制,并显示其状态信息;主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设备应能显示各分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可对分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设备及其控制的消防系统和设备进行控制;各分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设备之间可以互相传输、显示状态信息,但不应互相控制。
58.【答案】C
【解析】3)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的屋顶无天窗,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或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分隔水幕,或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7.5.3条的规定设置防火卷帘时,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丙、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
59.【答案】C
【解析】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的燃烧面积,应按储罐横截面面积计算。
60.【答案】A
【解析】参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0.1.5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不应小于1.5h;
2.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0m2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应少于1.0h;
3.其他建筑,不应少于0.5h。
61.【答案】B
【解析】参见《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表3.5.2建筑物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
62.【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灭火主要在于窒息,其次是冷却。
63.【答案】D
【解析】选项D错误,应为25%。
6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湿式报警阀组、雨淋报警阀组。
65.【答案】B
【解析】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其保护半径和室外消防用水量等综合计算确定,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10~15L/s计算;与保护对象之间的距离在5~40m范围内的市政消火栓,可计人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内。
6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喷头选型与设置要求。在不设吊顶的场所内设置喷头,当配水支管布置在梁下时,应采用直立型喷头。
6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装修防火。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门厅的顶棚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装修应采用不低于B.级的装修材料。无自然采光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68.【答案】A
【解析】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风机等的供电,要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当消防电源由自备应急发电机组提供备用电源时,消防用电负荷为一级或二级的要设置自动和手动启动装置,并在30s内供电;当采用中压柴油发电机组时,在火灾确认后要在60s内供电。
69.【答案】D
【解析】探测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应设置在被保护空间的顶部,探测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应设置在被保护空间的下部,探测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当时,可燃气体探测器可设置在被保护空问的中间部位或顶部。
70.【答案】B
【解析】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为高层建筑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性楼板和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完全分隔。
71.【答案】D
【解析】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但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除甲、乙类生产车间外)。
7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环泵式泡沫比例混合器设置。
73.【答案】C
【解析】用于灭火、控火目的时,系统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60s;用于液化气生产、储存装置或装卸设施的防护、冷却目的时,系统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60s;用于其他设施的防护、冷却目的时,系统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300s。
74.【答案】D
【解析】点型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探测器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75.【答案】C
【解析】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设置在电缆接头、端子、重点发热部件等部位。保护对象为1000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采用接触式设置。保护对象为1000V以上的供电线路,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宜选择光栅光纤测温式或红外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光栅光纤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直接设置在保护对象的表面。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查询
考点精粹
要点难点汇总
模拟试题
模拟真实题库
零基础套餐班
乐享畅学班
OAO封闭集训班
百问百答
解答你的疑难杂症
报考检索
一键查询报考条件
资料下载
各项资料任君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