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消防报名预约
消防预约报名时间提醒
点击免费预约
2025消防工程师预约报名即刻开启!
点击领取备战计划资料
 

2019一消技术实务考点及例题: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网络整理 2019-06-10 浏览次数:42

中公消防工程师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xfgcsbks

2019一级消防工程师备考课程

【摘要】2019年注册消防工程师备考已经开始了,我们整理了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方便考生进行一级消防工程师备考。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中公网校一级消防工程师栏目!

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普通电梯没有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烟措施,且供电中断,一般会停止运行,上部楼层的人员只有通过楼梯才能疏散到建筑物的外面,因此楼梯成为最主要的垂直疏散设施之一。

知识点: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

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及合用前室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

3)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4)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5)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宜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不宜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配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6)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7)用作丁、戊类厂房内第二安全出口的楼梯可采用金属梯,但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丁、戊类高层厂房,当每层工作平台上的人数不超过2人且各层工作平台上同时工作的人数总和不超过10人时,其疏散楼梯可采用敞开楼梯或利用净宽度不小于0.90m、倾斜角度不大于60°的金属梯。

8)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0mm。

9)高度大于10m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置通至屋顶的室外消防梯。室外消防梯不应面对老虎窗,宽度不应小于0.6m,且宜从距地面3.0m高处设置。

10)除住宅建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地下、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有明显标志。

知识点:敞开、封闭、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及设置要求

一、敞开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是低、多层建筑常用的基本形式,也称普通楼梯间。该楼梯的典型特征是,楼梯与走廊或大厅都是敞开在建筑物内,在发生火灾时不能阻挡烟气进入,而且可能成为向其他楼层蔓延的主要通道。敞开楼梯间安全可靠程度不大,但使用方便、经济,适用于低、多层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

二、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是指设有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或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如图1所示。封闭楼梯间有墙和门与走道分隔,比敞开楼梯间安全。但因其只设有一道门,在火灾情况下人员进行疏散时难以保证不使烟气进入楼梯间,所以应对封闭楼梯间的使用范围加以限制。

(一)封闭楼梯间的适用范围

多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间外,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具体如下:

①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

②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

③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④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高层建筑的裙房、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1m且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其疏散楼梯间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住宅建筑的户门为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二)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封闭楼梯间应靠外墙设置,并设可开启的外窗排烟,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2)建筑设计中为方便通行,常把首层的楼梯间敞开在大厅中。此时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如图2所示。

3)除楼梯间门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及管道井、电缆井的门或检查口。

4)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以及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三、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指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前室或阳台、凹廊,通向前室、阳台、凹廊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防烟楼梯间设有两道防火门和防排烟设施,发生火灾时能作为安全疏散通道,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楼梯间形式。

(一)防烟楼梯间的类型

1.带阳台或凹廊的防烟楼梯间

带开敞阳台或凹廊的防烟楼梯间的特点是以阳台或凹廊作为前室,疏散人员须通过开敞的前室和两道防火门才能进入楼梯间内,如图3、图4所示。

2.带前室的防烟楼梯间

(1)利用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在平面布置时,设靠外墙的前室,并在外墙上设有开启面积不小于2m2的窗户,平时可以是关闭状态,但发生火灾时窗户应全部开启。由走道进入前室和由前室进入楼梯间的门必须是乙级防火门,平时及火灾时乙级防火门处于关闭状态。如图5所示。

(2)采用机械防烟的楼梯间。楼梯间位于建筑物的内部,为防止火灾时烟气侵入,采用机械加压方式进行防烟,如图6所示。加压方式有仅给楼梯间加压(见图6b)、分别对楼梯间和前室加压(见图6a)以及仅对前室或合用前室加压(见图6c)等不同方式。

(二)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

发生火灾时,防烟楼梯间能够保障所在楼层人员安全疏散,是高层和地下建筑中常用的楼梯间形式。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①一类高层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

②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③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

④当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以及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

(三)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防烟楼梯间除应满足疏散楼梯的设置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规定设置防烟设施,并应设置应急照明设施。

2)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的前室合用。

3)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m2。

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5)除楼梯间门和前室门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知识点:室外楼梯间的适用范围及构造要求

在建筑的外墙上设置全部敞开的室外楼梯,如图1所示,不易受烟火的威胁,防烟效果和经济性都较好。

(一)室外楼梯的适用范围

①甲、乙、丙类厂房。

②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丁、戊类高层厂房。

③辅助防烟楼梯。

(二)室外楼梯的构造要求

室外楼梯作为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2)倾斜度不应大于45°。

3)楼梯和疏散出口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

4)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室外开启;门开启时,不得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5)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0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

高度大于10m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置通至屋顶的室外消防梯。室外消防梯不应面对老虎窗,宽度不应小于0.6m,且宜从离地面3.0m高处设置。

知识点:剪刀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剪刀楼梯,又称叠合楼梯或套梯,是在同一个楼梯间内设置了一对既相互交叉、又相互隔绝的疏散楼梯。剪刀楼梯在每层楼层之间的梯段一般为单跑梯段,如图1所示。剪刀楼梯的特点是:同一个楼梯间内设有两部疏散楼梯,并构成两个出口,有利于在较为狭窄的空间内组织双向疏散。

建规5.5.28:住宅单元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任一户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间,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②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

③楼梯间的前室不宜共用;共用时,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2。

④楼梯间的前室或共用前室不宜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楼梯间的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0m2,且短边不应小于2.4m。

点击此处立即进入消防工程师零基础入门指导直播课

点击此处进入全国消防考试咨询中心

好文章需要分享:
热门课程
更多>>
首页
免费试听
选课中心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