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消防报名预约
消防预约报名时间提醒
点击免费预约
2025消防工程师预约报名即刻开启!
点击领取备战计划资料
 

2019一消技术实务考点及例题: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网络整理 2019-06-06 浏览次数:220

中公消防工程师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xfgcsbks

2019一级消防工程师备考课程

【摘要】2019年注册消防工程师备考已经开始了,我们整理了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方便考生进行一级消防工程师备考。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中公网校一级消防工程师栏目!

第二篇 建筑防火——第六章 安全疏散

第一节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是对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人员密度计算、疏散宽度指标、疏散距离指标等参数。

知识点:人员密度计算

(一)办公建筑

办公建筑包括办公室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和设备用房等部分。办公室用房包括普通办公室和专用办公室。专用办公室是指设计绘图室和研究工作室等。

人员密度——普通4m2——研究5m2——绘图6m2

公共用房包括会议室、对外办事厅、接待室、陈列室、公用厕所、开水间等。会议室分中、小会议室和大会议室,中、小会议室每人使用面积:有桌≥1.80m2,无桌≥0.80m2。

(二)商场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1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1中规定值的30%确定。

表1 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单位:人/m2)

楼层位置

地下第二层

地下第一层

地上第一、二层

地上第三层

地上第四层及以上各层

人员密度

0.56

0.60

0.43~0.60

0.39~0.54

0.30~0.42

根据建规表5.5.21-2条文解释:

确定人员密度值时,应考虑商店的建筑规模,当建筑规模较小(比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小于3000m2)时宜取上限值,当建筑规模较大时,可取下限值。当一座商店建筑内设置有多种商业用途时,考虑到不同用途区域可能会随经营状况或经营者的变化而变化,尽管部分区域可能用于家具、建材经销等类似用途,但人员密度仍需要按照该建筑的主要商业用途来确定,不能再按照上述方法折减。

(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1.0人/m2计算;

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0.5人/m2计算。

(四)餐饮场所

餐馆、饮食店、食堂等餐饮场所由餐厅或饮食厅、公用部分、厨房或饮食制作间和辅助部分组成。100座及100座以上餐馆、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简称餐厨比)应符合: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1:1,食堂的餐厨比宜为1:1。

餐馆、饮食店、食堂的餐厅与饮食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可按表2取值。

表2 食堂的餐厅与饮食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单位:m2/座)

 

餐馆餐厅

饮食店
饮食厅

食堂
餐厅



1.30
1.10
1.00

1.30
1.10
——

1.10
0.85
——

 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按0.75人/m2计算。

知识点:疏散宽度指标

安全出口的宽度设计不足,会在出口前出现滞留,延长疏散时间,影响安全疏散。我国现行规范根据允许疏散时间来确定疏散通道的百人宽度指标,从而计算出安全出口的总宽度,即实际需要设计的最小宽度。

(一)百人宽度指标

百人宽度指标是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

式中N——疏散人数(即100人)

t——允许疏散时间(min)

A——单股人流通行能力(平、坡地面为43人/min;阶梯地面为37人/min)

b——单股人流宽度,0.55~0.60m。

(式1)

影响安全出口宽度的因素很多,如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与层数、使用人数、允许疏散时间、疏散路线是平地还是阶梯等。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百人宽度指标,是根据(式1)并考虑其影响因素后,通过计算、调整得出的。

(二)疏散宽度

1.厂房的疏散宽度

厂房内疏散出口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1.4m;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厂房内的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表1的规定计算确定。

表1 厂房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净宽度指标(单位:m/百人)

厂房层数

一、二层

三层

四层以上

净宽度指标

0.6

0.8

1.0

2.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宽度

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外门、走道和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1m/百人计算确定。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1.10m。

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和首层楼梯间的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和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应符表2的要求。

表2 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和首层楼梯间的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和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单位:m)

建筑类别

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

走道宽度

疏散楼梯

单面布房

双面布房

高层医疗建筑

1.30

1.40

1.50

1.30

其他高层公共建筑

1.20

1.30

1.40

1.20

3.体育馆的疏散宽度

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3的规定计算确定。

表3 体育馆每百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单位:m)

观众厅座位数档次/座

3000~5000

5001~10000

10001~20000

疏散部位

门和走道

平坡地面

0.43

0.37

0.32

阶梯地面

0.50

0.43

0.37

楼梯

0.50

0.43

0.37

(1)关于体育馆的安全疏散宽度

国内各大、中城市已建成的体育馆,其容量多在3000人以上。考虑到剧场、电影院的观众厅与体育馆的观众厅之间在容量和室内空间方面的差异,在规范中分别规定了其疏散宽度指标,并在规定容量的适用范围时拉开档次,防止出现交叉或不一致现象,故将体育馆观众厅的最小人数容量定为3000人。

对于体育馆观众厅的人数容量,建规表5.5.20-2中规定的疏散宽度指标,按照观众厅容量的大小分为三档:(3000~5000)人、(5001~10000)人和(10001~20000)人。每个档次中所规定的百人疏散宽度指标(m),是根据人员出观众厅的疏散时间分别控制在3min、3.5min、4min来确定的。

根据计算公式:

计算出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观众厅中每100人所需要的疏散宽度分别为:

平坡地面:B1=0.55×100/(3×43)≈0.426(m)取0.43m

B2=0.55×100/(3.5×43)≈0.365(m)取0.37m

B3=0.55×100/(4×43)≈0.320(m)取0.32m

阶梯地面:B1=0.55×100/(3×37)≈0.495(m)取0.50m

B2=0.55×100/(3.5×37)≈0.425(m)取0.43m:

B3=0.55×100/(4×37)≈0.372(m)取0.37m。

本款将观众厅的最高容纳人数规定为20000人,当实际工程大于该规模时,需要按照疏散时间确定其座位数、疏散门和走道宽度的布置,但每个座位区的座位数仍应符合本规范要求。根据规定的疏散宽度指标计算得到的安全出口或疏散门总宽度,为实际需要设计的概算宽度,确定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设计宽度时,还需对每个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宽度进行核算和调整。

如,一座二级耐火等级、容量为10000人的体育馆,按上述规定疏散宽度指标计算的安全出口或疏散门总宽度为10000×0.43/100=43(m)。如果设计16个安全出口或疏散门,则每个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为625人,每个出口的平均宽度为43/16≈2.68(m)。如果每个出口的宽度采用2.68m,则能通过4股人流,核算其疏散时间为625/(4×37)≈4.22(min)>3.5min,不符合规范要求。

如果将每个出口的设计宽度调整为2.75m,则能够通过5股人流,疏散时间为:625/(5×37)≈3.38(min)<3.5min,符合规范要求。但推算出的每百人宽度指标为16×2.75×100/10000=0.44(m),比原百人疏散宽度指标高2%。

本条表5.5.20-2的“注”,明确了采用指标进行计算和选定疏散宽度时的原则:即容量大的观众厅,计算出的需要宽度不应小于根据容量小的观众厅计算出的需要宽度。否则,应采用较大宽度。如:一座容量为5400人的体育馆,按规定指标计算出来的疏散宽度为54×0.43=23.22(m),而一座容量为5000人的体育馆,按规定指标计算出来的疏散宽度则为50×0.50=25(m),在这种情况下就应采用25m作为疏散宽度。

另外,考虑到容量小于3000人的体育馆,其疏散宽度计算方法原规范未在条文中明确,此次修订时在表5.5.20-2中作了补充。

(2)体育馆观众厅内纵横走道的布置是疏散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工程设计中应注意:

1)观众席位中的纵走道担负着把全部观众疏散到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重要功能。在观众席位中不设置横走道时,观众厅内通向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纵走道的设计总宽度应与观众厅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设计总宽度相等。观众席位中的横走道可以起到调剂安全出口或疏散门人流密度和加大出口疏散流通能力的作用。一般容量大于6000人或每个安全出口或疏散门设计的通过人流股数大于4股时,在观众席位中要尽量设置横走道。

2)经过观众席中的纵、横走道通向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设计人流股数与安全出口或疏散门设计的通行股数,应符合“来去相等”的原则。如安全出口或疏散门设计的宽度为2.2m,则经过纵、横走道通向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人流股数不能大于4股;否则,就会造成出口处堵塞,延误疏散时间。反之,如果经纵、横走道通向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人流股数少于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设计通行人流股数,则不能充分发挥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浪费。

(3)设计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数量应密切联系控制疏散时间。疏散设计确定的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总宽度,要大于根据控制疏散时间而规定出的宽度指标,即计算得到的所需疏散总宽度。同时,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数量,要满足每个安全出口或疏散门平均疏散人数的规定要求,并且根据此疏散人数计算得到的疏散时间要小于控制疏散时间(建筑中可用的疏散时间)的规定要求。

2)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数量应与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设计宽度协调。

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数量与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宽度之间有着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密切关系,并且也是严格控制疏散时间,合理执行疏散宽度指标需充分注意和精心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确定观众厅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宽度时,要认真考虑通过人流股数的多少,如单股人流的宽度为0.55m,2股人流的宽度为1.1m,3股人流的宽度为1.65m,以更好地发挥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疏散功能。

【注释】计算疏散总宽度时,应考虑较大座位数范围按规定计算的疏散总宽度,不应小于对应相邻较小座位数范围按其最多座位数计算的疏散总宽度。

举例A:5000座档次观众厅的疏散楼梯总宽度:

5000×0.5/100=25(m)

其上一档次5001~10000座观众厅的疏散楼梯总宽度凡按规定计算小于25m者,如5500座观众厅的疏散楼梯总宽度按计算为:

5500×0.43/100=23.65≤25(m),均应按25m确定。

举例B:10000座档次观众厅的疏散走道(平坡地面)总宽度:

10000×0.37/100=37(m)

其上一档次10001~20000座观众厅的疏散疏散走道(平坡地面)总宽度凡按规定计算小于35m者,如11000座观众厅的疏散楼梯总宽度按计算为:

11000×0.32/100=35.2≤37(m),均应按37m确定。

4.电影院、礼堂、剧场的疏散宽度

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根据其通过人数和表4所示的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百人不小于0.6m的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1.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m。

在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院、电影院、礼堂等每排≤22个,体育馆每排≤26个,前后排座椅的排距≥0.9m时,可增加一倍,但≤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应减少一半。

表4 剧场、电影院、礼堂等场所每百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单位:m)

观众厅座位数/座

≤2500

≤1200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疏散部位

门和走道

平坡地面
阶梯地面

0.65
0.75

0.85
1.00

楼梯

0.75

1.00

5.木结构建筑的疏散宽度

木结构建筑内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百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的规定计算确定。

表5 木结构建筑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单位:m/百人)

层数

地上1~2层

地上3层

每100人的疏散净宽度

0.75

1.00

6.其他民用建筑

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6的要求计算确定。考虑到各层人流到达某一出口的时间差,各层人数无需叠加。疏散宽度应按本层及以上各楼层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表6 其他民用建筑中疏散楼梯、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每百人净宽度(单位:m)

建筑层数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地上楼层

1~2层

0.65

0.75

1.00

3层

0.75

1.00

——

≥4层

1.00

1.25

——

地下楼层

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10m

0.75

——

——

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10m

1.00

——

——

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

办公建筑的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00m,高度不应小于2.10m。

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确定,不供其他楼层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5.5.21-3。

当建筑物使用人数不多,其安全出口的宽度经计算数值又很小时,为便于人员疏散,首层疏散外门、楼梯和走道尚应满足以下关于最小宽度的要求。

1)建筑内疏散走道和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一侧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宽度可不小于1m。高层住宅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

2)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其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4m,室外疏散小巷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m。

疏散距离指标

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

二是从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我国规范采用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办法来保证疏散行动时间。

知识点:厂房、仓库的安全疏散距离

确定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需要考虑楼层的实际情况(如单层、多层、高层)、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等。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的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表1的规定。

表1 厂房内的最大安全疏散距离(单位:m)

生产类别

耐火等级

单层厂房

多层厂房

高层厂房

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
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一、二级

30.0

25.0

一、二级

75.0

50.0

30.0

一、二级
三 级

80.0
60.0

60.0
40.0

40.0

30.0

一、二级
三 级
四 级

不限
60.0
50.0

不限
50.0

50.0

45.0

一、二级
三 级
四 级

不限
100.0
60.0

不限
75.0

75.0

60.0

仓库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宜大于表2的规定。

表2 仓库内的最大安全疏散距离(单位:m)

仓库类别

耐火等级

单层仓库

多层仓库

高层仓库

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
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一、二级

30.0

25.0

一、二级

75.0

50.0

30.0

一、二级
三 级

80.0
60.0

60.0
40.0

40.0

30.0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不限
60.0
50.0

不限
50.0

50.0

45.0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不限
100.0
60.0

不限
75.0

75.0

60.0

火灾危险性越大,安全疏散距离要求越严;

厂房的耐火等级越低,安全疏散距离要求越严;

而对于丁、戊类生产,当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时,其疏散距离可以不受限制。

知识点: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

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单位:m)

名称

位于两个安全口
之间的疏散门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
或尽端的疏散门

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

25

20

15

20

15

10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25

20

15

9

医疗建筑

单、多层

35

30

25

20

15

10

病房部分

24

12

其他部分

30

15

教学建筑

单、多层

35

30

25

22

20

10

高层

30

15

高层旅馆、展览建筑

30

15

其他建筑

单、多层

40

35

25

22

20

15

高层

40

20

1)建筑中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可按表1的规定增加5m。当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比规定值增加25%。

2)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未封闭的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1的规定减少5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1的规定减少2m。

3)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当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

4)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表1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

5)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当该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10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增加25%。

【真题·单选】某二级耐火等级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旅馆,建筑高度为23.2m。“一”字形疏散内走道的东、西两端外墙上均设置采光、通风窗,在走道的两端各设置了一座疏散楼梯间,其中一座紧靠东侧外墙,另一座于西侧外墙有一定距离。建筑在该走道两侧尽端的房间门与最近一座疏散楼梯间入口门的允许最大直线距离为( )m。

A.15

B.20

C.22

D.27.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该建筑属于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多层旅馆建筑,由表1可知,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最小为22m;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25%,所以最大直线距离为22×(1+25%)=27.5m。

知识点:住宅、木结构建筑安全疏散距离

一、住宅建筑直通疏散走道的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住宅建筑直通疏散走道的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单位:m)

名称

位于两个安全
出口之间的户门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
或尽端的户门

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单层或多层

40

35

25

22

20

15

高层

40

——

——

20

——

——

设置敞开式外廊的建筑,开向该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按表1的规定增加5m。

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比规定值增加25%。

直通疏散走道的户门至最近未封闭的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1的规定减少5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1的规定减少2m。

跃廊式住宅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从户门算起,小楼梯的一段距离可按其1.50倍水平投影计算。

二、木结构民用建筑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表2的规定。

表2 木结构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单位:m)

名称

位于两个安全
出口之间的疏散门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
或尽端的疏散门

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

15

10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15

6

医院和疗养院建筑、教学建筑

25

12

其他民用建筑

30

15

房间内任一点至该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表2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

木结构工业建筑中的丁、戊类厂房内任意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分别不应大于50m和60m。

点击此处立即进入消防工程师零基础入门指导直播课

点击此处进入全国消防考试咨询中心

好文章需要分享:
热门课程
更多>>
首页
免费试听
选课中心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