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建设工程网 2020-11-24 浏览次数:45
4.地质构造
(1)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 水平构造,是未经构造变动的沉积岩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是水平的,先沉积的老岩层在下,后
沉积的新岩层在上。
单斜构造,是原来水平的岩层,在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后,产状发生变动形成岩层向同一个方向 倾斜,这种产状变动往往是褶曲的一翼、断层的一盘或者是局部地层不均匀的上升或下降所引起。
(2)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
的构造(13),它是岩层产生的塑性变形。绝大多数褶皱是在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形成的,但也有少数 是在垂直力或力偶作用下形成的。褶皱在层状岩层中最明显,在块状岩体中则很难见到。
在褶皱比较强烈的地区,一般都是线形的背斜与向斜相向排列,以大体一致的走向平行延伸,有 规律的组成不同形式的褶皱构造。工程在褶曲的翼部遇到的基本上是单斜构造,倾斜岩层对建筑物的
地基,一般没有特殊不良的影响,要注意的是,倾斜岩层的产状与路线或隧道轴线走向的关系问题, 对于以下两种情况,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①、对于深路堑和高边坡来说,仅就岩层产状与路线走向的关系而言,路线垂直岩层走向或路线
与岩层走向平行但岩层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反时,对路基边坡的稳定性是有利的。不利的情况是路线走向 与岩层的走向平行,边坡与岩层的倾向一致,最不利的情况是路线与岩层走向平行,岩层倾向于路基边 坡一致,而边坡的倾角大于岩层的倾角。
②、对于隧道工程来说,在褶曲构造的轴部是岩层倾向发生显著变化,是岩层受力应力作用最集中 的地方,所以在褶皱构造的轴部容易遇到工程地质问题。一般选线从褶曲的翼部通过是比较有利的(11)。
(3)断裂构造
根据岩体断裂后两侧岩块相对位移的情况,将其分为裂隙和断层两类。
1)、裂隙
裂隙(节理),是存在于岩体中的裂缝,是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 造。一般用裂隙率(岩石中裂隙的面积与岩石总面积的百分比)表示,裂隙率越大,表示岩石中的裂 隙越发育。
裂隙发育程度分级表
注:裂隙宽度:密闭裂隙<1mm;微张裂隙为 1~3mm;张开裂隙为 3~5mm;宽张裂隙>5mm。
根据裂隙的成因。将其分为构造裂隙和非构造裂隙两类。
①、构造裂隙。在构造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性。
②、非构造裂隙。裂隙分布零乱,没有规律性。岩体中的裂隙,在工程上除有利于开挖外,对岩体 的强度和稳定性均有不利的影响。其破坏了岩体的整体性,促进了岩体的风化速度,增强了岩体的透
水性,进而使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当裂隙主要发育方向与路线走向平行,倾向与边坡一致时,
不论岩体的产状如何,路堑边坡都容易发生崩塌等不稳定现象。在路基施工中,如果岩体存在裂隙, 还会影响爆破作业的效果。因而,当裂隙有可能成为影响工程设计的重要因素时,应当对裂隙进行深 入的调查研究,详细论证裂隙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2)、断层 断层是岩体受力作用断裂后,两侧岩块沿断裂面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A、断层要素。断层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a.断层面和破碎带;b.断层线;c.断盘;d.断距。
B、断层基本类型。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情况,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
正断层是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受拉)。逆断层是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 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受压)(10)。平推断层是两盘沿断层面发生相对水平位移的断层。
断层线的方向常和岩层走向或褶皱的方向近一致,和压应力作用方向垂直。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查询
考点精粹
要点难点汇总
模拟试题
模拟真实题库
零基础套餐班
VIP网络班
百问百答
解答你的疑难杂症
报考检索
一键查询报考条件
资料下载
各项资料任君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