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建设工程网 2020-10-16 浏览次数:13
4.混凝土冬期与高温施工
(1)混凝土冬期施工
冬期施工配制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蒸汽养护时,宜选用矿渣硅酸盐 水泥。采用非加热养护方法时,混凝土中宜掺入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或含有引气组分的外加剂,混 凝土含气量宜控制在 3.0%~5.0%。
1)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是指混凝土在遭受冻结前具备抵抗冰胀应力的能力, 使混凝土受冻后的强度损失不超过 5%,而必需的临界强度。
混凝土经过预先养护达到某一强度后再遭冻结,混凝土解冻后强度还能继续增长,能达到设计强 度的 95%以上,对结构强度影响不大。
2)混凝上冬期施工措施。在混凝土冬期施工时,为确保混凝上在遭冻结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可
采用下列措施:
①采用高活性的水泥,高强度等级水泥,快硬水泥等。
②降低水灰比,减少用水量,使用低流动性或干硬性混凝土。
③浇筑前将混凝土或其组成材料加温,提高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使混凝土既早强又不易冻结。
④对已经浇筑的混凝土采取保温或加温措施,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⑤搅拌时,加入一定的外加剂,加速混凝土硬化、尽快达到临界强度,或降低水的冰点,使混凝 土在负温下不致冻结。
3)混凝土冬期养护方法。养护法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维护层的总传热系数和水 泥水化热值。混凝土冬期养护方法主要有三类:混凝土养护期间不加热的方法,如蓄热法、掺外加剂 法等;混凝土养护期间加热的方法.如电热法、蒸汽加热法和暖棚法等;综合方法,即把上述两类方法
综合应用,如目前常用的综合蓄热法,即在蓄热法基础上掺外加剂(早强剂或防冻剂)或进行短时加
热等综合措施。
①蓄热法
适用于室外最低温度不低于-15℃的地面以下工程和表面系数(指结构冷却的表面与全部体积的比 值)不大于 15 的结构。
采用蓄热法时,宜用强度等级高、水化热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掺用早强型外加剂, 适当提高入模温度,外部早期短时加热;同时选用传热系数较小、价廉耐用的保温材料。
②掺外加剂法
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抗冻剂、早强剂、减水剂及加气剂。加入抗冻剂,可降低混凝土中水的冰 点,使之在一定负温下不冻结,为水泥水化提供必要的水分。加入早强剂,可使混凝上在液相存在的
条件下,加速水泥水化的过程,使混凝土早期强度迅速增长。加入减水剂,可减少用水量,以减轻因
水的冻结对混凝土产生的危害。加入加气剂,可使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微小封闭的气泡,可缓解冰胀 应力并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
③电热法。电热法有三种,电极法、电炉法和综合法,以电极法较为常用。
④蒸汽加热法。蒸汽加热养护分为湿热养护和干热养护两类。
⑤暖棚法。一般只用于建筑物面积不大而混凝土工程又很集中的工程。采用暖棚法养护混凝土时, 棚内温度不得低于 5℃,并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2)高温施工
当日平均气温达到 30℃及以上时,应按高温施工要求采取措施。
高温施工宜采用低水泥用量的原则,并可采用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宜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 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小于 70mm,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不应高于 35℃。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查询
考点精粹
要点难点汇总
模拟试题
模拟真实题库
零基础套餐班
VIP网络班
百问百答
解答你的疑难杂症
报考检索
一键查询报考条件
资料下载
各项资料任君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