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资料下载
二级建造师备考资料
点击下载
2025二级建造师备考资料免费下载
点击即刻下载
 

2020全真模拟C卷—市政实务答案

中公建设工程网 2020-09-10 浏览次数:129

2020全真模拟C卷—市政实务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1. 【答案】D。解析:石灰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但其水稳性、抗冻性以及早期强度不如水泥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的初期强度高,其强度随龄期增长;二灰稳定土早期强度较低,随龄期增长,并与养护温度密切相关,温度低于 4℃时强度几乎不增长。

2. 【答案】B。解析:铺筑高等级道路沥青混合料,采用 2 台或多台摊铺机同步铺摊时,应前后错开 10~20m 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

3. 【答案】B。解析:弯道部分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采用木模板施工时,板厚15~30mm,每 0.5~0.8m 设置 1 处支撑设置,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及模板顶面应刨光。

4. 【答案】C。解析:改性沥青混合料通常宜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温度提高10~20℃。

5. 【答案】C。解析:建筑高度指的是桥上行车路面(或轨顶)标高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6. 【答案】D。解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故D 错误。

7. 【答案】B。解析: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 25m 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故B 错误。

8. 【答案】D。解析:换填材料加固处理法,适用于较浅基坑。适用于深基坑的方法有:高压喷射注浆、水泥土搅拌法、注浆或其他方法对地基掺入定量的固化剂或使土体固结。

9. 【答案】C。解析:按平面布置形式分类,基坑内被动区加固形式主要有墩式加固、裙边加固、抽条加固、格栅式加固和满堂加固。采用墩式加固时,土体加固一般多布置在基坑周边阳角位置或跨中区域;长条形基坑可考虑采用抽条加固;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裙边加固;地铁车站的端头井一般采用格栅式加固;环境保护要求高,或为了封闭地下水时,可采用满堂加固。

10. 【答案】C。解析:浅埋暗挖法主要是针对埋置深度较浅、松散不稳定的土层和软弱破碎岩层施工的。

11. 【答案】C。解析:试运行内容:准备工作;单机试车要求;联机运行要求;设备及泵站空载运行;设备及泵站负荷运行;连续试运行。

12【. 答案】B。解析: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的计算公式为 B=Do+2(b1+b2+b3),其中 Do 代表管外径;b1 代表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b2 代表有支撑要求时,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可取 150~200mm;b3 代表现场浇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渠一侧模板厚度。

13. 【答案】B。解析:为了释放温度变形,消除温度应力,以确保管网运行安全, 必须根据供热管道的热伸长量及应力计算设置适应管道温度变形的补偿器。

14. 【答案】D。解析:自然补偿器是利用管路几何形状所具有的弹性来吸收热变形 ,自然补偿器分为L 形和Z 形。

15. 【答案】A。解析:场地大于 1km2 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16. 【答案】B。解析:当平面布置改变超过图上面积 1/3 时,不宜在原施工图上修改和补充,应重新绘制竣工图。

17. 【答案】A。解析:年度和季度施工进度计划均属于控制性计划;月、旬(周) 施工进度计划是实施性的作业计划。

18. 【答案】B。解析: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质量验收的主控项目为:原材料、压实度、面层厚度和弯沉值。

19. 【答案】A。解析:加工成型的钢筋笼、钢筋网和钢筋骨架等应水平放置,码放高度不得超过 2m,码放层数不宜超过 3 层。

20. 【答案】C。解析:单位工程应由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师进行竣工预验收。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2 个或 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21. 【答案】CD。解析:外加剂宜使用无氯盐类的引气剂。选项 A 错误。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选项 B 错误。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砾石,粒径不宜大于 190mm 选项 E 错误。

22. 【答案】ACDE。解析: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应根据气温、下卧层表面温度、铺筑层厚度与沥青混合料种类经试验确定。

23. 【答案】ACE。解析: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兼顾技术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指标要求。

24. 【答案】ACDE。解析:桥梁的附属设施包括:桥面铺装(行车道铺装)、排水防水系统、栏杆(防撞栏杆)、伸缩缝以及灯光照明

25. 【答案】BD。解析:箱梁模板支架刚度验算时的荷載组合包括:①模板、拱架和支架自重;②新浇筑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圬工、砌体的自重力;③设于水中的支架所承受的水流压力、波浪力、流冰压力、船只及其他漂浮物的冲撞力④其他可能产生的荷载,如风雪荷载、冬季保温设施荷载等。

26. 【答案】BCDE。解析:基坑内加固的目的主要有:提高土体的强度和土体的侧向抗力,减少围护结构位移,保护基坑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防止坑底土体隆起破坏; 防止坑底土体渗流破坏;弥补围护墙体插入深度不足等。

27. 【答案】ADE。解析:池壁与顶板连续施工时,顶板模板立柱不得兼做池壁内模立柱;金属止水带接头应按其厚度分别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封锚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不得低于C40。A、DE 三项错误。

28. 【答案】BC。解析:全断面修复包括:内衬法、缠绕法和喷涂法。

29. 【答案】DE。解析:测定沥青路面压实度的方法为钻芯法和核子密度仪检测。

30. 【答案】BCE。解析:开挖深度超过 3m(含 3m)或虽未超过 3m 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搭设高度超过 5m(含 5m)的模板支架工程;预应力结构张拉施工都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三、案例分析题(共 4 题,每题 20 分)

31. 【参考答案】

1. 不能用作基层。因为二灰稳定土早期强度较低,温度低于 4℃时强度几乎不增长, 还具有明显的收缩特性,被禁止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而只能用作底基层。

2.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除采用防止地表水下渗的措施外,还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取换土法、强夯法、挤密法、预浸法、化学加固法等因地制宜进行处理,并采取防冲、截排、防渗等防护措施。

3. 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经济性。

4 水泥混凝土面层出现裂缝的原因:

①采用二灰稳定土作为道路基层;

②搅拌站应该保证搅拌机出料温度高于 10℃,摊铺混凝土温度高于 5℃;

③混凝土板浇筑前,摊铺混凝土时气温低于 5℃;

④水泥混凝土面层成型后,应覆盖保温层,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在其温度降到 0℃前达到设计强度;

⑤混凝土养护时间低于 28 天。

5 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 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且填缝完成后,方可开放交通。

32.【答案要点】

1.(1)石灰稳定土类基层。

(2) 水泥稳定土基层。

(3)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

2.水泥稳定土基层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

3.(1)选用初凝时间 3h 以下 P325 号水泥不妥;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 3h 的 P32.5、P42.5 号水泥。(2)施工最低温度为-5℃不妥;施工最低温度应为 5℃。(3)基层保

湿养生不宜小于 3h 不妥;应为 7d。(4)基层压实厚度不超过 30cm 不妥,应不超过

20cm

4. 防止或减轻唧泥、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在垫层的共同作用下,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的不利影响;为混凝土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工作面,并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

5.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冬期施工措施包括:掺入早强剂;原材料加热;成形后覆盖保温。

33.【答案要点】

1.该变更方案的审批程序不对。项目经理批准后,仍须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按有关文件规定:“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加盖公章,填写审批表;有变更时,应有变更审批程序”。

2 对于支架的验算不全面。应包括稳定、强度、刚度三个方面的验算。

3. 应满足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是:

(1) 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应符合规范要求。验算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

1.3;受载后挠曲的杆件,挠度不得大于结构跨度的 1400。

(2) 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及基础的允许下沉量,应满足施工后梁体设计标高的要求。

(3) 整体浇筑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梁体不均匀下沉产生裂缝,若地基下沉,可能造成梁体混凝土产生裂缝时,应分段浇筑。

4. 项目经理的事故处理程序是不对的。对安全隐患与事故处理程序的规定是:

(1) 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 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

(3) 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 查明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5) 安全事故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34.【参考答案】

1. 与顶管法施工相比,浅埋暗挖隧道法的劣势如下:①管道位于城市地动车道下, 浅埋暗挖法施工速度较慢,影响民众出行;②穿越地层为砂层和粉质黏土,有地下水, 使用浅埋暗挖法需进行地层加固、施工降水及初期支护,不仅施工速度慢,施工成本相对提高。

2. 道路重点监测地面变形及路面开裂,采用人工巡查配合监控系统方式,即水准仪监测标高,监控系统监测路面开裂;人行天桥重点监测结构物沉降变形,通过仪器进行变形监测。

3.A 可以采用橡胶圈、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B 可以采用承插式、电熔、热熔等接口。(注:参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4.C 代表工作井下沉;D 代表工作井内管道检查井施工;E 代表安管;F 代表接口;

G 代表闭水试验。

好文章需要分享:
热门课程
更多>>

首页
免费试听
选课中心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