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建设工程网 2019-09-26 浏览次数:45
为应对2020咨询工程师考试,编辑整理了咨询工程师 考试基础知识点,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
Ctrl+D收藏本页!
更多咨询工程师活动(资料,图书,视频统统免费送)及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zggcks”
第三节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
一、基本经济制度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农村、城镇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主经营。集体经济组织在遵守有关法律的前提下,有独立进行经、冼活动的自主权。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
(二)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深改决定二)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溺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深改决定(5))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改决定(6))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二、宏观经济管理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市场体系尚在不断完善,宏观经济管理制度也需要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定型。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责和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围绕调整政府和市场关系进行。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和条件逐步形成。当前,我国仍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深改决定(3))影响了经济发展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
《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明确指出,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深改决定(3))。
上述政府职责、作用中涵盖了宏观管理、宏观调控、微观治理、社会管理等领域。决定要求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全面深化改革决定》要求: (深改决定(14、15))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坚决做到“三个一律”,即: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任务和调控体系、方式、手段
1.调控的目标和任务
宏观调控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以保持总量平衡,促进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为主要目标。总量平衡是四个关键宏观变量之间的平衡,健康可持续增长是指宏观变量相互协调状态下的增长。宏观调控目标可分解为四个方面的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不同时期国民经济的运行状态决定宏观调控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提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
2.调控体系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可概括为: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
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一致,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也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指出了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方向: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完善。
要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调节收入方面的重要功能,发挥货币政策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的重要功能。
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
同时,还要发挥投资、消费、外资外贸、市场准入、土地、区域政策、节能环保等政策工具的支撑作用。
3.调控方式创新
(1)区间式目标管理。区间调控是我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的一种创新。它与过去盯住经济增长的某个具体数值目标有所不同,更加重视用合理区间来观察宏观运行情。这表明我国政府正在以新的思路和方式追求健康、可持续、包容性的增长。在复杂困难的国际国内环境条件下,设定一个经济增长的区间目标,有利于提高中国政府在多重约束条件下,采取更加灵活、精准、有效、及时的调控政策,使经济获得可持续的平衡增长。
区间调控的新方式,把稳物价作为上限,把保就业作为下限。这一区间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引导市场预期。我们向社会发出这个信号,如果经济运行真要滑出这个合理区间,政府就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这个合理区间内,我们将尽可能地释放改革的最大红利,着力去推进改革,着力去推进结构调整,激发市场活力来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2)中共中央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按照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采取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微调。创新调控思路和政策工具,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增强针对性和准确性。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经济运行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调控手段
(1)经济手段
是指政府在依据经济规律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影响市场行为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手段。
经济手段包括规划和政策。
规划展现国家意图起导向作用,规划目标和总体要求构成确定政策方向、政策力度的依据。
政策是影响经济活动所规定并付诸实施的准则和措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等通过税率、利率、汇率、价格等影响市场行为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
(2)法律手段
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手段。
法律手段的内容包括经济司法和经济立法两个方面。
经济立法主要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各种经济法规,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公平竞争,保证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
经济司法主要是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制度、程序,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的活动,维护市场秩序,惩罚和制裁经济犯罪。
(3)必要的行政手段
即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市场体系尚不完善,宏观管理制度尚未定型,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调节功能都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宏观经济调控还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
尤其当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或社会经济某一领域失控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将能更迅速地扭转失控,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
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行政干预过多、行政手段使用过于频密。行政手段的采用要慎之又慎。
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咨询工程师考试复习考点的内容,此外,小编还给大家整理了模拟试题、历年试题、考试考点等考试资料,更多备考资料持续更新中。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查询
考点精粹
要点难点汇总
模拟试题
模拟真实题库
尊享定制班
尊享定制班
精炼优学班
精品畅学班
百问百答
解答你的疑难杂症
报考检索
一键查询报考条件
资料下载
各项资料任君挑选